建议办得怎么样?代表最有发言权。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会,请各位人大代表给办理单位“挑挑刺、评评分”,进一步推进办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
让代表评议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直接参与建议督办,是温州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创举。去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30多名人大代表对6个重点承办单位开展评议。通过开展评议督办活动,承办单位与代表的沟通更加深入了,原来满足于电话沟通的转变为面对面的讨论沟通;措施更加有力了,写在答复件上的承诺变成了实打实的具体行动;态度更加积极了,承办单位通过创造条件,努力争取,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为了使评议工作更全面地反映代表意见,在开展集中评议之前,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11个县(市、区)的24个代表小组对本小组代表提出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汇总、初评。在此基础上,推荐3—5名代表参加集中评议会,由一名人大代表代表本小组发言。
评议会先由承办单位汇报办理工作情况,代表发表评议意见,然后再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分5个方面4个档次。5个方面包括:领导重视、办理态度、面商沟通、答复质量和落实情况,内容其实也是建议办理工作的5个环节;4个档次包括:好、较好、一般、差。这样的测评方式,能够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各单位的办理工作情况。
市发改委等20个评议对象向代表汇报了本单位的建议办理工作情况。在听取20个评议对象的情况汇报后,与会的人大代表纷纷对各单位办理工作发表评议意见。代表们举了5、6个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答复件通篇官话套话,一些答复件三言两语,简单应付代表;一些答复件不去自我检查找出问题原因,却一味强调客观原因,将答复变成了“答辩”;真正用数字说明问题,以政策说服代表的答复件少之有少。特别是“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让代表感到失望,这有有悖于诚信政府形象的塑造。
代表发言结束后,开始进行测评。代表们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一些代表利用前一天晚上的时间,事先填好了模拟表。拿到测评表后,就马上开始填涂。大约15分钟后,代表们开始投票。投票结果统计出来后,会议现场宣布了测评结果。对各承办单位来说,这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份“诊断书”不仅反映了各单位之间办理工作成效的高低,也反映了当前办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摘自《法治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