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牧厅办理代表建议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日期:2009-12-09
字体:【 打印本页

        省农牧厅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开展行风建设、推动全省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切实保证办理实效和办理质量。至8月10日,省农牧厅今年承办的39件省人大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结。
        为切实办理好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使人大代表建议在推进全省农牧业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省农牧厅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与推进全省农牧业改革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和沟通,在及时向人大代表递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联系单》征求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具体要求的同时,采取电话联系、现场调研、面对面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人大代表提出相关建议的背景和意图以及具体办理要求,并与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努力使办理工作让代表满意,让农牧民群众满意。如在承办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建议”时,省农牧厅组织人员先后于5月26日和6月5日分别到平安县和互助县同马建萍代表和李桃花代表座谈沟通,在向两位代表介绍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重大部署和我厅扶持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充分征求两位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今年扶持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安排1200万元在农区建设60平方米畜用暖棚4000栋;安排300万元在互助、乐都、平安、湟中、大通县建设瘦肉型仔猪繁育专业村10个;安排300万元在河湟流域的23个奶牛养殖重点村集中实施良种奶牛扩繁项目;安排贴息补助资金400万元支持发展牛羊贩运育肥;安排20万元在乐都、民和、互助县实施肉羊杂交改良,并于7月25日正式答复了两位代表,于8月7日收到两位代表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回执,两位代表均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今年省农牧厅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积极改进办理工作方法,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一方面把办理代表建议同做好2009年农牧业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安排和实施农牧业建设项目时优先考虑人大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力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另一方面,坚持把办理工作同推进全省农牧业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将所承办代表建议中的近80%纳入持续办理的范围,认真负责地把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贯穿于农牧工作的始终,千方百计把人大代表建议落到实处,把人大代表希望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希望办的事情办实,努力在办理代表建议中推进农牧业改革和发展,在推进农牧业改革发展中做好建议办理工作。如根据韩尚文、韩福祥两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循化县农区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省农牧厅在三次派人赴循化县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全省农区畜牧业项目建设,安排90万元在该县扶持建设畜用暖棚300栋,安排100万元扶持循化县牧旺公司发展奶牛养殖,安排20万元扶持循化县积石镇西沟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畜牧业。同时,将其纳入持续办理范围,结合实施《青海省特色农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继续扶持循化县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根据杨成良、韩玉科、王海莲三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乐都县老化失修温棚改造步伐和提高补助标准的建议”省农牧厅积极与省财政等部门衔接协调,将每栋0.5亩日光节能温室的省级补助标准由上年的2500元提高到了4000元,并围绕旧棚改造补助资金问题加大持续办理力度,正在多渠道衔接协调补助资金,力争早日立项实施。根据昂秀、吉改两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建议,省农牧厅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多次向农业部作了专题汇报,提出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建议国家从生态功能区购买生态这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思考生态补偿问题,按草原面积进行合理补偿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