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充分行使权力,切实发挥作用,积极为西宁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质量高,把握问题准,符合西宁教育事业发展实际,为教育部门履行职责、明确重点、做好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班)率达到96%,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和103.5%,辍学率分别为0.01%和0.65%,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6%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3.5%,比去年提高3.4个百分点。15至50周岁非文盲率城镇达到99.8%以上,农村达到99.6%以上。
一、接受监督,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也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西宁市教育局一直把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作为了解民情、体察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作为确定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的重要依据,把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转变行政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环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在于促进工作发展。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人大代表最为关注的议题。接到代表建议后,我们立即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列入重点工作计划,统一安排部署,并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以解决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两个“不适应”为突破口,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大力实施了“214工程”,狠抓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作,即:强化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科研兴校、制度强校、文化育人、专业督导四个方面的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代表建议无论是在政策制定、项目支持,还是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等诸多方面从不同角度都给教育工作以极大的支持。只有把人大代表有关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办理好、落实好,才能更好地实现好党的宗旨,体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才能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直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期盼,对于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认真办理好、落实好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人大代表建议充分反映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注,汇集民意、民智,富于真知灼见,只有把教育工作始终置于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之下,把代表意见作为对教育工作发展的有力支持,才能保证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依法行政,履行职责。
二、健全制度,规范程序。规范化、制度化是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基础。我们在总结过去办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府有关办理工作的规定和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办理工作制度,制定完善《西宁市教育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规则》,规范办理程序,限期办理,把建议办理工作列入目标管理,作为机关各处室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使查收、交办、催办、会办、答复、征求意见等工作环节更加规范有序,形成了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办理规程。我们在收到市政府办公厅转来的人大代表建议后,由局办公室专职人员按工作规程列表登记,详细记录每件建议的内容,然后提出拟办意见及答复时限后交办承办处室。在办理过程中,由办公室负责检查督办,及时掌握和了解办理工作的进度。为保证建议的及时和高质量办理,对答复内容由承办处室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和局领导逐级审核把关,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办公室及时寄送代表并抄送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办公厅。
三、加强调研,提高质量。在督促指导调研工作时,我们要求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调研、督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了解和掌握落实情况,指导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帮助提高基层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加深对教育市情认识,准确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及政策措施的基础依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办理工作与教育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变被动办理为主动办理,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开门办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对情况不甚明了,而代表反映又比较集中的问题和涉及面广、社会影响面大的建议,在答复前,我们要求具体经办处室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详细了解建议的意图。在了解情况、掌握实情的前提下,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建议认真研究,区别不同情况,尽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办好每一件建议。如大通县李秀荣代表提出的《关于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在办理过程中,承办处室的同志深入基层,与校长和教师一起对建议的内容逐项进行研究,提出办理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逐步形成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
四、落实措施,解决问题。我们始终坚持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解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落实办理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人大代表建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要求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局立足西宁市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经过长期酝酿准备,确定了《西宁市市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意见》,并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启动实施。将通过迁建、新建、扩建、撤并21所学校,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在四区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不断提升全市基础教育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目前,湟川中学迁建项目开工建设,西宁一职新校区基本建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三年来,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73亿元,认真落实为民、为农民办实事项目,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农村危旧校舍和初中校舍改造项目等教育项目206个。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全年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城市免杂费资金共1.02亿元,受惠学生26.3万余名,有34万人/次学生享受了免费教科书。这些惠民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所反映的问题,是紧密结合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来的,集中体现了人大代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直接反映了对西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以落实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办理质量,不断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认真听取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与代表共同协商解决的办法,切实做到办理工作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
(作者系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西宁市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