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也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指导思想、方式和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强化监督职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贯彻实施好监督法,要着眼于地方人大的工作实际,抓紧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努力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
(一)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深刻领会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为监督法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深刻领会监督法的立法精神,进一步增强“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依法接受监督的自觉性。监督法实施后,市人大常委会要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政府和法院、检察院都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
(三)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要制定并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的工作流程,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有效地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法律的尊严;要注重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以及执法检查、工作视察等形成的审议意见或建议,“一府两院”要及时研究、认真办理,并将办理结果通报人大代表,向社会公布,切实增强监督效果;要认真开展人大工作理论研究,加强和改进专题调研工作,切实增强调查研究的实际效果;要及时将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增强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的监督。
二、抓住工作重点,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监督法》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专项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按照这一规定,今后一个时期人大监督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突出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这种形式,选择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的安排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二是以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决定为抓手,选择本级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比较集中反映的问题,认真开展执法检查;三要依法对规范性文件实施备案审查,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政府颁布的决定、命令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四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畅通社会各方利益诉求渠道,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做好代表工作,努力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成效。抓好代表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一)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人大意识。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人大代表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贯彻《代表法》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人对人大代表履行职务不关心、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人大代表的言行、表决、投票进行猜疑、辱骂、声言报复等等,这些说轻了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说重了就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要通过宣传,使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人大代表是一种政治职务,是人民派往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言人,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是个人赋予的,不能被任何人随便剥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人大代表的言论进行追究,或因为不满人大代表的表决投票而进行打击报复。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履职水平。要坚持把学习和宣传《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贯彻中央九号文件精神作为代表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把代表活动、执法检查等与学法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断开拓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意识。要充分重视代表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三)密切联系代表,主动做好服务。根据常委会的工作要点,抓好全年活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积极为代表开辟知情知政渠道,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等工作,邀请列席常委会会议,及时通报全市重要工作,为代表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创造条件。
(四)加强建议督办,保障代表权利。要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认真按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征集、交办、承办、督办等工作程序。进一步畅通联系渠道,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的密切联系,及时听取代表的意见和情况反映,积极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四、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一)切实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学习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途径。一要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气氛,努力把人大常委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二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要认真学习宪法、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不断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本领;四要努力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贴紧形势发展的需要;五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坚持成功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工作。
(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班子团结。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地贯穿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实践中去,在行使职权时要把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地统一起来,重大问题、重要决策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汇报;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要加强班子团结,平时多沟通,遇事多商量,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合力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完成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一要坚持处处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决策中做到唯实,在实施中做到务实,在总结中做到真实,努力使地方人大的各项工作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把调查研究与提高工作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科学决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四)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宪法、法律为依据,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题,以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三条主线,突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代会及其常委会会议和闭会期间的重要工作以及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二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协调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使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要改进人大会议报道方式,既重视动态报道又注重深度报道,既注重会议期间的报道又注重闭会后的追踪报道。改进人大宣传模式,改程式化为生动报道。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题材、多角度采写人大新闻稿件,增强人大宣传的实效。
(五)大力加强机关建设。一要按照“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争创一流水平”的要求,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机关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二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人大机关建设面临的实际困难;三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努力把人大常委会党组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