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11.89万平方公里。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常年多风,年均降水量为
一、“十五”期间格尔木市林业工作成果
“十五”期间,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生态优美的高原城市,格尔木市委、市政府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格尔木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出了“三环绿化”战略,即以城市外围防护林为外环,以城市道路、广场、街头绿化带为骨架,以各单位庭院绿化为内环。全市上下以“三环绿化”战略为目标,全面开展城市的造林绿化,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十五”期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共计投入1亿余元,其中国家投入5400万元,地方投入50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薪炭林建设项目、北出口封育工程、机场路绿地景观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项目等重点林业建设项目。完成人工造林计4万亩(含退耕还林2.1万亩)、封滩育林8.6万亩、周边荒山种草11.4万亩、周边荒山造林0.56万亩,建设网围栏近千公里。
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展示对外开放形象,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格局,2005年、2006年由政府投资、全民义务参与,实施完成了格尔木市机场路和东、南、北出口道路绿地景观及绿化工程。据统计完成总投资1600多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293.43万元,投工投劳400多万元),完成植树面积372.6亩,栽植适生乔灌木310多万株,打深水井5口,修建配套渠系及渠系硬化
通过这些绿地景观建设和生态项目的实施,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防御风沙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主要工作经验
(一)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保证造林成活率
一是林业灌溉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提高水资源的灌溉利用率。
格尔木的林业建设属于典型的灌溉林业,解决好林业灌溉用水问题,是做好全市林业工作的关键。为了保证造林成活率,在造林过程中,一是因地制宜的选用适合格尔木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有树种;二是在造林方式上采用乔、灌结合的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根据各造林地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有效使用水资源,将地表水灌溉和地下水灌溉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林地用水。 二是有效整合农林灌溉基础设施,加强林业灌溉配套渠系建设,保证灌溉用水。
林业配套渠系建设,是做好林业灌溉的根本。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重复投资,有效的整合农林灌溉渠系,充分利用已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灌溉。加大配套渠系建设,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进行渠系建设和硬化。2007年,为进一步加快林业渠系建设步伐,组织开展城市西郊绿化灌溉渠系规划设计和建设,为林业灌溉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支持。
(二)注重管护,巩固和扩大造林成果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做好人造林的管护工作,是保证造林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随着人工造林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市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为加强人工林的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巩固人工造林成果,政府将人工林的管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成立了专业管护队,与管护人员签订了管护协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林地管护奖惩办法,明确了管护人员职责,对管护情况进行了评比,奖优罚劣,全市林业管护工作得到了根本改善,造林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政府加大投资,鼓励发展经济林产业
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绿化建设,不断加大对绿化造林的投入,并积极推进林业市场化进程,采取“以林养林”方式,提高造林质量。为做好乡村四旁绿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采取由政府出资购买经济林苗木,由农牧民自己种植、管护、获得收益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全市造林质量,还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格尔木市林业各项工作尤其是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林业建设严重受水的制约。格尔木市为高原大陆性气候,高寒干旱,少雨多风,年降雨量仅为40多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多毫米,造林工程严重受水的制约。二是造林成本较高制约了造林绿化发展。由于我市土地贫瘠,沙漠化和盐渍化程度较严重,导致我市的造林成本较高、管护难度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绿化造林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今后工作思路
今后林业工作基本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构建和谐格尔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建设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以推进高原现代化林业建设为主题,以继续实施“三环绿化”战略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网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全市人居环境、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广泛开展造林绿化,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十一五”期间,格尔木市将进一步加大防风固沙造林和生态建设力度,主要围绕两个重点进行。一是继续加大对城市周围天然灌木林的保护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封育保护面积;二是在对现有林木加强保护的同时,继续加强城市周边和市区内植树造林工作,认真实施好“三环绿化”战略。同时,鉴于格尔木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我们在人工造林方面将坚持人口、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根据全市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对人工林继续合理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林业水资源灌溉利用效率。
(作者系格尔木市政协副主席、市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