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促进人大宣传工作/蒲元年

日期:2006-11-22
字体:【 打印本页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促进人大宣传工作

○ 蒲元年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代表履职情况等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动态通过人大网站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公众所了解、熟悉。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宽人大宣传工作渠道,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网络舆论阵地,对促进人大宣传工作,推动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事人大宣传和信息技术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解决好“意识”问题。信息化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倍增效应,对民主政治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人大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有不少人对于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式提高人大工作效率,增强人大工作效果缺乏认知;还有不少人大宣传工作者习惯于读书看报,习惯于从报纸、刊物上获取信息,往往忽略了现代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耗费低”的特点,忽略了信息网络技术对人大宣传工作的积极影响。这其中既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又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的问题,更存在人员、经费、技术力量等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一定要从用信息化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树立信息化观念,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人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人大宣传工作方式,不断提高人大宣传工作水平。充实人员、落实经费,通过建立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人大网站,使人大网站成为连接人大与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二是解决好“利用”问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政府上网工程”实施以来,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已延伸到县级,通过该系统县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基本都已连接了国际互联网,这些都是实现人大宣传工作信息化的有利条件。但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看,不少人大网站中存在着资料更新慢、内容单一、可读性差、访问量低等问题,即“路”修好了,而能够上路行驶的“信息资源之车”却没有多少。因此,要在树立信息化意识的前提下,着力解决信息技术在人大宣传工作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要组织人大宣传工作者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化技术,做到“想用、会用、用好”。变革传统的报刊、资料、信息的发行、报送方式,将各级人大常委会编辑的信息、刊物、简报等制作成电子网络版,利用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进行传输,同时做好网站资料和信息的完善和更新,确保人大网站发布的资料、信息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形成网上舆论宣传强势,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大工作的性质,掌握人大工作的动态。

三是解决好“建设”问题。网络被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利用网络平台,全国大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地市级人大常委会都建立了人大信息网站和宣传人大工作的栏目。人大网站逐步成为了人大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交流的先进平台。因此,要把人大网站建设作为人大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大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争取推行和实施“人大上网工程”,使各级人大机关都能连接互联网,并建立各自的网站。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人大机关内部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开发建立机关内部局域网,增加信息投放量,为代表行使职权提供依据和参考。建立网络平台,开发设计出具有人大特点的地方立法网络系统、代表管理系统、信访管理系统、议案建议管理系统等,使各级人大宣传工作者能够及时从网上获取人大工作信息,牢牢掌握人大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从用信息化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把人大宣传工作与信息技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作用,用信息化促进人大宣传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网络媒体在宣传形式上有别于其它宣传媒体,它具有传播速度快、网民可自由评论等特点。因此,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人大宣传工作的同时,更要下功夫开发、利用好人大信息资源,使人大网站不断保持青春活力,真正实现以信息化带动人大宣传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