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多年从事基层人大工作的干部,从我做人大工作那天起,就一直是《青海人大》的忠实读者。
我感觉《青海人大》像一座人大理论、人大知识的仓库,打开《青海人大》,就能有所收获。《主任笔谈》、《经济》、《信访》、《代表风采》、《探讨》、《监督》、《知识窗》、《动态》、《论坛》、《州县人大》等栏目,内容充实,既有理论探讨,又有经验介绍,还有工作研究,针对性很强。通过经常性的阅读,我对人大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有了较多了解,加深了对宪法、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理论、以及人大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认识。了解到人大工作动态,学习到外地人大工作的好做法和新经验,是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青海人大》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在我遇到难题时,他总能帮我释疑解难。2003年西宁市城东区人大换届选举时,有人提出应把武装部的领导推荐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候选人。这个建议不符合有关法律的精神,但法律上又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先例,若简单否定,法律依据又不充分,难以让人信服;按照建议去办,又要违法,真有些不好处理。这时,2003年《青海人大》第2期刚好发下来,我看见里面刊登的“县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问答”第32条的解释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很明确,便建议按照这个解释进行答复。后来拿上这期《青海人大》去答复时,他们觉得我们的答复于法有据,符合法律精神,同意放弃自己的建议。事情解决得很顺利,大家心里都高兴。这样的事情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例。
我非常感谢《青海人大》,愿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以更丰富的内容、更贴近实际的指导作用,帮助我们广大人大工作者阔步前进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大道上。(作者单位:西宁市城东区乐家湾镇人大主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