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信访工作作为联系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倾听民声、广纳民言、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依照《信访条例》和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制度积极开展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共接待人民群众来访230余人(次),受理来信80余件,均进行了登记、分管领导阅示、转办、督办及答复工作,及时解决了一些信访突出问题,有效化解了矛盾,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针对一些信访案件久拖未决、一些上访户意见较大的实际情况,根据常委会的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经过认真梳理,于去年12月初发出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限期办理答复群众来信反映问题的通知》,市“公、检、法”各部门高度重视,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认真对待,抓紧办理,均于当月中旬前以书面形式将办理结果上报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府两院”对市人大转办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率领下深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格尔木市人大信访工作较之前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访量明显增加。从信访的对象看,涵盖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企业法人、个体私营业主等社会各个层面。从信访的内容看,涉法案件、经济纠纷相对集中,也不乏关心廉政建设、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控告和申诉案件等。二是因一些上访户缺乏必要的政策、法律知识,加之个别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思想工作,导致重复上访、多头上访案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多年缠访的案例。可以说,信访量的持续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物质丰富、商品经济繁荣之后,人们更强调做人的尊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同时,也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也越来越多地为公众所认识。但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使一些老上访户能够罢诉息访,仍然需要相关部门充分重视,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作者单位:格尔木市人大办公室)
以人为本 体察民情格尔木市人大重视信访督办工作
日期:2005-09-22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