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提升和巩固草原生态修复能力及成效的建议

日期:2024-06-27
字体:【 打印本页

草原生态系统是果洛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根据数据显示,全州现有可利用草原面积9382.8万亩,占天然草地面积的92.6%。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面积达5671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0.3%。通过多年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和修复工作,草原退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治理后的草原存在二次退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治理区生态良好现象维系不超过5年,35年后,治理后的草地又会发生退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草种选择方面。通过多年种植禾本科植物草种发现,5至7年后,种子没有了繁育能力,毒杂草乘机蔓延,使得草场植物群落发生退化。二是人工管护方面。在修复管护上虽然对治理区进行了围栏封育等措施,但部分地区由于草地修复面积小,当年种植的区域存在放牧现象,在联户承草场包治理区,放牧现象更加突出,加剧了治理区草场退化。三是土壤肥力方面。由于治理区基本上都是严重退化区,土壤贫瘠、养分含量低,土壤无法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治理后没有追肥等措施,草地二次退化成为必然。

建议:

1.建议将“退化草地生态治理区二次退化”区域纳入治理规划。将治理时间超过5年,并发生退化的区域全部纳入治理范围。

2.建设种质资源基地。省有关部门加大高寒地区生态修复种质资源研究投入力度,建设高寒种质资源基地,加快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繁育,加强乡土生态型草品种选育等技术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