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青海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

日期:2024-06-26
字体:【 打印本页

一、建议代表

青海省人大第十四届代表  李国翠

二、事由

近年来,我省围绕完善农牧业标准化体系、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建立产业联盟,加速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13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存在着有产品总量不足,适应特色产业产品发展的标准相对缺乏,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弱,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滞后,基地建设缺乏科技支撑,有机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等不利因素。推动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是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抓手,为此,建议:

一是完善高原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布局根据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分布、特点,突出区域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完善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完善一批体现各区域特色和优势、引导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西宁市、海东市加快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环湖和青南地区积极推进牦牛、藏羊、冷水鱼产业基地及青稞、油菜产业基地建设,海西地区依托枸杞资源优势,加快枸杞、沙棘等有机基地发展。

二是建立完善有机农畜产品标准体系。结合产业特色,整合资源,优化标准制修订项目,分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标准需求,优化优势特色产业标准。以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引导规范农牧业绿色有机生产。建设绿色生产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整县推动规模主体按标生产。建立标准化体系建设稳定投入机制,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加大对投入品减量、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农牧业职业教育,完善激励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合理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力。

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把牦牛藏羊原产地追溯作为青海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省级追溯平台与各级各类追溯平台对接融合,建设并推广追溯平台移动APP,实现农产品生产管理、质量跟踪、市场流通的全流程防伪可追溯。构建由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的青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建立农产品大数据分析预警机制,推进智慧抽检、智慧监管、阳光农安,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制度,落实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制度,健全信用体系。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和标准转化。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有机农业研发平台,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营养品质、特性保持、检测方法等相关研究,构建品质核心指标体系。推动农业农村部所属科研机构到青海设立分支机构,探索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模式,研究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强绿色有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绿色有机农业领域专家,设立专家工作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家技术团队。加快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构建科技、标准、产业融合发展新机制,提高标准实施应用水平。

五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相关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一批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龙头企业,鼓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快构建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链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相关市场流通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六是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构建青海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体系,建立农牧业品牌标准,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推进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建立农业品牌评价体系,发布公益性农业品牌评价与发展指数,完善评价和退出机制。各级政府或行业协会制定健全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将品牌规范使用纳入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积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品牌宣传推介方式,实施精准品牌宣传,让品牌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