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把“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建议

日期:2024-06-21
字体:【 打印本页

一、建议代表

张莉

二、事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包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两弹一星精神,对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激励学生增强家国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现状及问题:

(一)缺乏“两弹一星”精神学习内容。由于“两弹一星”发明是我国挺起脊梁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没有统一纳入“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内容,部分老师授课时自主进行了讲解,学生们才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对“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卫星)是中国在核武器和人造卫星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中国20世纪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两弹一星精神是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两弹一星参研者创造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在高校思政课中不管是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负责人,对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认识还不够充分,缺乏站在共和国历史角度上看待其精神价值。

(三)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待加强。据“中国教育在线”等相关资料显示,每年学业有成出国留学、创业或就业的人数居高不下,留学归来的人数大概占总留学人口的16%左右,许多国内培育的“高精尖”人才,毕业或服务期届满立即动身出国寻找发展,对国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

一是把握主线。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深入系统、结合实践将两弹一星精神与大学生思政课有机融合。

二是丰富内涵。通过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涵养理想信念;通过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斗争精神;通过大力协同的合作精神、勇于登攀的进取精神鼓励和培养创新意识

三是厚植家国情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案例、现场教学等方式,展示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实现多角度有机融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大学生思政课的授课中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深刻认识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从而厚植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