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全省“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中,明确提出建设以共和为区域中心城市,同仁、海晏为区域副中心城市,贵德、尖扎、刚察、乌兰等县为重点,环湖、沿黄重点镇和集镇为组成部分“一心两翼多节点”的“泛共和盆地城镇区”空间布局。共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承载力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资源富集的优势。
事据:泛共和盆地区域在我省地理版图中具有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打造泛共和盆地绿色发展新增长极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各县、各区域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体制机制,导致共和与周边副中心城市、重点城市、重点镇和集镇连接不紧密、沟通不深入,各县、各城镇优势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共享,未能凝聚建设“泛共和盆地城镇区”工作合力。
建议:省级层面建立泛共和盆地城镇区发展合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泛共和盆地发展建设的统一协调和指导,突出共和中心城市引领作用,促进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区域内地区间基础设施联通、发展举措协同、要素资源共享、重大项目合作,合力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产业“四地”打造,加快泛共和盆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