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菊红花
事 由:传统医药学是汉、蒙、藏等多个满足的传统医学组成,发展传统医药事业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传统医药的发展是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蒙、藏...等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扶持和促进传统医药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治疗疑难杂症、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在格尔木成立民族医医院的必要性:一是中、蒙、藏医药等传统医药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各类人群对中医药在内的各传统医疗和卫生保健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为传统医药发展创造了空间。二是中医药发展优势明显。从近3年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来看,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方面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卫生保健及防疫防病的优势明显,且易得到广大群众认可。三是格尔木有着比较完整的传统医学诊疗体系和比较好的群众基础。格尔木市也是多民族聚集区,多元文化交融经,各族群众对中(蒙藏)医药服务需求高,中医药发展群众基础良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蒙藏医药的发展、过多年来不断努力,于2020年4月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挂牌市中医医院,并成立了蒙藏医科;建成2家市级医院中医科、市妇计中心中医门诊、7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中(蒙、藏)医馆等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80%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业务,另开设中(蒙藏)医诊所补充全市中医诊疗服务体系,推广多样化中医诊疗技术,其中两所回医诊所(针灸和正骨)在当地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得到各族群众的信赖,在保障各族群众健康,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东风中医、玖美藏医2家机构还入选全市“非遗”项目,2名中(藏)医师成为中(藏)医药“非遗”传承人;近年来,格尔木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四乡牧民搬迁户约500多户,玉树州曲麻莱县格尔木安置搬迁户600多户及医疗服务200公里半径的周边地区的农牧民医疗服务逐渐增大,民族医疗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四是传统民族医药发展支持政策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此外,从近年来先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医保函〔2021〕229号)、青海省医疗保障局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医保支持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的通知》(青医保局发〔2022〕30号)文件精神来看,突出中医药特色,重新规范中医发展,扩大建设规模,拓展诊疗业务,尤其是加强中医院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对于有效补齐全市无中医医院的短板,加快中医药传承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加快中医传承发展,提高中医发展规模优势。
建 议:鉴于格尔木有较好的中、蒙、藏医等各传统医药诊疗技术和群众基础,各族群众对医疗、保健、康复需求的日益增长,但传统医药发展停留在科室运营模式阶段,缺乏规模化的传统医疗机构、在规模建设、拓展业务、产业化发展等都受限制的实际,结合“四地”建设和全省副省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规划,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着眼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助力格尔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上水平,在格尔木成立全省首家传统民族医医院,以彻底改变本地无规模化中医院的现状,更好传承、创新、发展祖国传统民族医药优势,服务全市各族群众传统医药基本诊疗及治未病、康复需求,保障健康安全,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