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青海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热量资源较差,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农牧民与公司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热情不高。建立完善农畜产品产地和冷链物流产业协调发展扶持政策,促使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与冷链物流产业品牌发展,将促进农产品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益。
目前,农蓄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存在七个方面问题:一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前期筹建及运行面临突出问题。农产品冷链物流前期建设投资大,系统庞大复杂费用支出高。如建一座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前期各方融资投资1亿元以上,融资利息(融资成本费用利息支出10%以上),每年利息支出1000万元以上。产品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由于西宁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刚刚起步,因此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存在不足,设备老旧、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不高,也没有形成规模。二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成本高。为了确保生鲜果蔬、肉类等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如做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保质,需要电力保证,目前青海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未享受国家扶持农业产业扶持电价,仍按工业电价,促使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运行成本高,企业亏损严重。三是给予冷链项目土地供给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大。我省冷链物流正由基础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迫切需要着力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朔、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因此冷链物流企业用地面积大,但我省对于冷链企业用地供给较少,且价格偏高,批复的用地也比较偏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四是青海省冷库现状急需改善。非标准冷库、小型冷库、黑冷库存在安全隐患多、卫生条件差、温度无法达到标准等问题,存放食品上易造成二次污染,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五是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稳定发展缺乏相应政策保障。冷库作为区域储备中心,起到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应对突发事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现有的冷链企业,加强功能性设施建设,打造冷链物流产业群,建立新业态和新技术冷链孵化器,使得上游可服务农产区,下游可延伸至高质量深加工业务,减少农产品损耗,增加附加值。六是企业承担各类税费过重。农产品冷链的主要资产在设备、土地、房产中,平时可抵扣的税金来源基本没有,且在运营中要给用户开具6%的租赁费发票。企业还要承担房产税、营业税、土地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税收负担过重,承担困难。七是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层次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省内高等院校分级分类极少开设冷链物流培训课程,本土缺乏冷链产品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系统规划、冷链物流技术和企业运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建议:
1.政府给予冷链企业长期可持续的资金补贴及政策上的倾斜。
2.冷链物流企业用电按照农业电价收费,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健康发展。
3.给予土地价格优惠,使得冷链企业运营达到标准化及规模化,推动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并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4.取缔查处黑心冷库,淘汰关停不合规不合法冷库,防止劣币驱逐于良币的现象发生;加强冷链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冷链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5.持续加强对冷链物流业扶持资金,提高农产品冷链功能性服务。
6.加大对冷链企业贴息税收优惠,减免部分房产税且企业在投资固定资产时相应的减免企业所得税,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提高规模效应,做大做强。
7.支持省内职业院校加强与冷链物流相关企业合作,推进通过实训基地、订单班、新型学徒制培养、顶岗实习及建立产业学院等方式,强化冷链物流人才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