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恳请落实玉树州唐青涌安置点管委会机构批准及人员编制的意见建议

日期:2021-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按照中央劝返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统战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劝返工作,自2016年开始,先后开展了色达寺、亚青寺劝返僧尼工作,有效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同时,为进一步夯实劝返工作基础,努力做好“劝的回、留得住、不回流、不反弹”工作目标,从中央、省委、省政府到州委、州政府给予了大力帮助,解决了250名色达劝返尼姑的集中安置点建设,基本实现配齐基础设施,目前也实现入住永久安置点。总体而言,色达劝返尼姑在党的殷切关怀和惠僧政策的落实下,生活修行较为安逸。但与此同时,对管理工作人员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

2019年11月8日,玉树州杂多县临时安置点250名尼姑整体迁入囊谦县塘青涌安置点,点上设施齐全,10名抽调干部精干得力,竖起了国旗,办起了食堂,尼姑继续分5个显宗学经班(年级)和3个密宗班,并组织自我管理层级,基本具备了永久安置的条件为加强内外管理、提高规范管理合法性、防止敌对势力借题发挥,但是安置点性质目前尚未定性,仅仅是县级成立的临时安置点,理顺管理隶属关系迫在眉睫。

为保证长期安置的需要,州委统战部、囊谦县委成立了塘青涌安置点领导小组,抽调县委统战部和各县干部15人组建临时管委会,并设立了临时党支部,安置点已建成尼姑僧舍250套,食堂、多功能楼个1处,但安置点面临的现实困难和中长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方面困难重重。干部长期抽调也难以保证队伍稳定和工作成效。

安置点工作属政治性长期工作,建议省政府能够统筹协调,给予落实安置点管委会的事业机构审批和事业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有效去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全力助推安置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