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气候只有冷暖之别,无四季之分,全年冷季7─8个月,暖季4─5个月,没有绝对无霜期,气候寒冷而干湿不均,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6℃-7.8℃,据气象部门记载,年最低气温-42℃,地处巴颜喀拉山的清水河镇,最低气温曾达到-53℃。全年≥8级大风日数3.9—110天,地势高寒、气候恶劣、自然条件严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南牧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扎实推进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基本都实现供暖,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各级各类尚未配备专门用于学生课外活动的“阳光房”。
高原牧区,平时师生们课外活动、晨脸、课间操、体育娱乐活动基本在室外。但由于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每年9月到来年的6月份常常是大雪纷飞,严重缩短师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只能采取“圈养式 ”的教学方式。即使学生们参加室外活动,由于室外气温极低、寒风刺骨,有时积雪深厚,学生们手和脸冻得通红,严重影响学生们日常体育娱乐活动质量,十分不利学生身心健康。
青南地区年日照充足,年时数在2500小时─3200小时之间,年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623.5千焦耳─674.7千焦耳之间,均大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
阳光房整体采用玻璃钢架机构,不仅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既环保又节能,更重要的能保证学生们有一个舒适的课外活动场所,给学生们提供多功能的教学空间,更有充足的“有氧”环境。
建成“阳光房”,尽管外面寒风刺骨,一派冰天雪地,但是阳光房内能实现温暖如春。学生们既可以在“阳光房”看书、学习、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在室内参加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大大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给师生们带去暖阳。
阳光房--不仅可以让每一名师生的课余活动范围得到有效增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师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环境。
2.建 议
(1)申请在青南地区等高海拔基层各级各类学校建设“阳光房”。
(2)将“阳光房”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逐步在青南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阳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