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建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给予西宁市重点支持
保障高品质生活需求

吴志城

日期:2021-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事由:空间是实现总体目标、战略任务的根本基础。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基于底线约束、刚性管控的工作导向,国家下达省级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将进一步收紧,空间要素保障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对西宁而言,高聚集度、高密度现状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之间的要素短缺与保障矛盾将更加尖锐、更加突出,将严重制约现代高原美丽幸福绿色“大西宁”建设,影响西宁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提升,难以承担省委、省政府赋予西宁的特殊责任使命,作为全省的综合服务基地,西宁将难以满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从数据看,虽然按照西宁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教育、医疗设施用地达到国家规范低线要求,文化设施、体育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等用地不足。但现实情况,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难以满足服务全省人民需要。教育、医院等设施服务的非户籍人口占比高达30%,市区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中随迁比重达到 24%,新生儿非户籍比重 33.3%,城东区义务阶段小学入学学生中心区外学生占比超过60%,生均用地为11.8平方米(远低于相关指标要求),大班额问题突出。诊疗人次中,藏区人数占比达到 25%,床位数难以满足实际服务人口需要。房地产销售中,外州市购房比重超过50%,全省高品质住房保障需求加大。从现状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看,现状城镇用地15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0.98万人,人均城镇用地约为89.48平方米,五区人口为178.6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约为138.72平方公里,人均城镇用地仅为77.63平方米,远低于西北各省会城市(兰州市135平方米/人,西安市104平方米/人,乌鲁木齐市142平方米/人,银川市116平方米/人,拉萨市247平方米/人),由于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建设用地不足,造成中心区功能高度集聚,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城区过于集中,吸引大量服务人口,中心城区自身公共设施用地缺乏、服务功能不足,导致医疗、教育、卫生等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影响城市综合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建议:考虑到国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尚未下达,还有争取国家支持的可能性,因此,在此次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青海、西宁的特殊省情市情,主动对接国家自然资源部,充分表达青海的战略部署和西宁的发展实际,加大政策争取力度,支持西宁在“将服务人口按照一定折算比例考虑配置建设用地”、“人均建设指标确定在合理水平”、“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并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进一步强化西宁的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在人口规模预测、新增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