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浮怀琳 扎西卓玛 班玛措德 彭毛措 李木日其力
事 由:为全面掌握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科学部署,严密防范,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检疫、早处置,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提高野生动物疫病诊断技术水平,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收容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据1996年野生动物普查数据显示,我州共有野生动物19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雪豹、普氏原羚、金雕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棕熊、大天鹅、马鹿等37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斑头雁、斑头雁、赤麻鸭等31种,主要分布于我州都兰县、天峻县及德令哈市境内。目前我州无野生动物救助站,设有5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分别为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国家级监测站、乌兰县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都兰县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格尔木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青海梭梭林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没有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监测体系建设滞后,监测设备缺乏,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发展以及变异传播等方面技术手段滞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较大。
建议:1.从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大投入力度依托第三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详细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状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科学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及种群控制办法;2.加大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以第三方技术力量为依托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诊断,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3.加大野生动物救助站项目建设力度。通过野生动物救助项目实施对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进行收容、救助,预防、控制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林生产、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