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湾遗址涵盖了马家窑半山类型文化、马厂类型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四种文化类型,前后不间断地延续了一千多年,柳湾遗址出土的文物多达四万余件,其中彩陶将近两万件,是我国迄今为止黄河上游规模最为宏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葬群。
为了有效保护人类发展史的童年记忆,保护好人类的共同财产,原青海省彩陶研究中心通过柳湾墓地的不断挖掘并逐步完善,到2001年6月正式成立了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845平方米,可供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省级专题性彩陶博物馆,馆内主要馆藏出土的文物及历年征集的文物近四万多件,特别是彩陶文物近两万多件。
近年来省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要求打造好、发扬好、保护好河湟文化,但目前修建的柳湾彩陶博物馆相比较其他的遗址博物馆,占地使用面积、可供展览面积小,展示基地空间拥簇,馆内接待能力不足,遗址勘探、挖掘等力度不大甚至处于停滞状态。目前馆藏呈现孤立式发展,不能有效带活周边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局限于小区域,旅游产业链单一,接访游客滞留能力薄弱,对乡村振兴不能发挥应有带动效应,造成了区域经济统筹规划受限,文物保护力度削弱。
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柳湾遗址,盘活现有资源,更好地发挥人类发展史童年记忆的带动效应,让其成为人类史的教育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文化繁荣、保护、发展为一体的带动模式。
建议:省委省政府从省级层面根据柳湾遗址的考古勘探结果,尽快编制《柳湾遗址保护规划》,并依此制定建设规划,开发建设柳湾国家遗址公园,扩大展馆规模,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遗址公园,让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和有效利用。
建议代表:李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