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大对果洛州域公路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日期:2022-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就果洛州而言,公路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是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州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农村公路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牧区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促进果洛经济的繁荣稳定和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和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

  一、背景资料

  近年来,我州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和支持涉藏地区发展的背景下,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全州农村公路覆盖面明显扩大,通达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了“一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结束了果洛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建成了“人”字形的普通国道网,实现了果洛州县县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也为全省实现州州通高速、县县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的目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果洛机场通航运营,实现航空“零”突破。

  截至2020年底,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9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906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3235公里),按公路行政等级划分,国道2194公里,省道1041公里,县道1111公里,乡道3945公里,专用道211公里,村道3794公里。按公路技术等级划分,高速631公里,二级784公里,三级652公里,四级7989公里,等外2239公里。玛多、玛沁、久治三县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100%乡镇通硬化路,68%乡镇通三级以上硬化路。所有建制村通畅,自然村通畅率为34.57%。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州下达养护资金3402.2万元,养护里程10149.098公里。安排养护大中修总里程483.017公里,计划总投资1252.43万元,养护工程比例4.75%。纳入养护统计里程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比例不低于 75% 。共建成公路客运站37个,实现所有县城建成三级以上汽车站,80%的乡镇建成五级以上汽车站。

  二、突出问题

  (一)项目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结合省与市(州)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十四五”期间,普通省道项目全部下放至地方实施,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仅支持项目建安费(一类费用),项目二、三类费用由地方政府筹措解决。农村公路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同时,由于全州人口较少、经济发展缓慢,公路交通量有限,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二)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困难。按照青海省保护区划分,我州境内分布有年宝玉则保护分区、玛柯河保护分区等,对线性工程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如:班玛至年龙公路穿越多柯河保护区实验区和核心区,班玛至友谊桥公路穿越玛柯河保护分区核心区和实验区,因行政许可获批困难,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项目跨至“十四五”推进,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前期手续更趋向于规范和严格,项目推进缓慢。

  (三)项目砂石料取弃困难。我州处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公路建设取料难、运距长,砂石料在概预算中列为就地取材由地方供应,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因无法协调砂石料或项目所在地砂石料不能满足质量指标要求,导致建设成本增加,项目建设进度滞后。 

  (四)历年项目车购税资金欠账多。截至目前,根据省交通运输厅车购税投资补助计划,全州农村公路车购税补助资金未到位资金达2.5亿多,造成建成的公路不能及时竣工,未建成的公路不能有序实施,成为农民工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无法指导农村公路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公路管养成为新的难题。由于我州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地方财政资金投入较为有限,50%的自筹资金来源不够稳定,成为地方政府的新难题,部分农村公路受资金限制,加之我州特殊的地域环境,存在缺养、失养现象,使农村公路的养护标准和质量无法完全达标,很多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无法整改到位。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养护里程不断增加,管理和养护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州县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人员严重匮乏,结构失衡,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公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超过45岁以上,年龄结构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部分乡镇政府没有落实专人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没有制定本辖区农村公路养护制度,基本上没有配备养护人员,更不用提具备日常常规养护设备,导致许多农村公路管养不到位。

  三、情况分析

  随着公路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又因我州地域的特殊原因,取料难、运距远、建设资金补助标准偏低,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州农村公路发展的瓶颈。

  四、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取消或降低地方财政配套,或从省级层面对州县级财政补助给予倾斜,弥补我州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二是对不涉及生态红线、符合办理矿权条件的、切实能为我州公路利用的砂料场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后给予审批或延期。

  三是解决我州历年未到位省补资金。

  四是加大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投入,加大养护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五是加快推进我州出省、出州通道等级提升。我州作为青海省“南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从现状看国省干线公路与支线连接度低,与甘肃、四川相接的出省、出州通道建设标准普遍偏低,是互联互通发展的最大瓶颈。

  建议代表: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