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出台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行为,严格管控耕地资源利用,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确保农牧民口粮基本自给,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好粮食安全。今年以来,海东市大力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我市摸排耕地“非粮化”总面积9.23万亩,完成耕地“非粮化”复垦复种0.91万亩,占排查面积的9.85%。在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过程中存在困难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消化存量问题。多年来,由于国土绿化和城市景观美化的需要,各地农户乘势发展苗木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区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增收的渠道,群众还有一个认识过程,主动退出过程;二是销售难。当前苗木市场低迷,销售渠道萎缩,价格低,农户对价值低的青杨、榆树类可以移除,但对云杉等价值高的品种不愿移植;三是选择移植地块难度大。现在村容村貌建设和村庄周边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移植地点受到多方限制。
建议:1.省财政厅将耕地“非粮化”苗木退出纳入补助范围,调动种植户退出积极性。2.省农业农村厅因地制宜拿出政策性强、易于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划定苗木退出耕地种植时间表。3.省林草局本着为民办实事和每年生态林建设任务,协调解决绿化公司就地消化苗木。
建议代表:张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