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2-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海东撤地设市、乐都撤县建区以来,乐都区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建成区面积扩容至27.5平方公里,城市大型停车场、城镇公厕、垃圾填埋处理厂等一大批市民关心、事关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完成,朝阳大道、南凉路等20余项城区内道路新改建工程全部完成,“首府”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实现了从“小县城”向副中心城市的华丽转变。

  乐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建设资金需求量不断加大,但由于区级财政紧张,只有通过举债方式申请政府债券资金用于道路及市政建设、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有效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投入需求,对加快城乡建设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积累了较大的债务规模。近年来,我区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等措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由于新增专项债无法进行债务转贷,必须偿还本金,同时由于财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土地收益基金收入等收入上划为市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区级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偿债压力较大。我区2022年到期债务应偿还本息约4.15亿元,根据目前财力分析,自有财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8亿元,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基本全额保障用于“三保支出”,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偿债资金渠道少,仅靠区级财力无法偿还目前到期债务本息,偿债负担较重,债务风险防范难度大。

  建议:一是统筹考虑乐都发展实际,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建议省政府在对下转移支付时,充分考虑市级中心城市城镇化因素,综合考虑民生保障成本差异、环境保护需求、城市维护成本需求、交通设施建设成本和需求量等,在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上给予乐都更多支持,帮助化解债务风险,助力海东核心区加快发展,切实增强核心区辐射力、带动力,更好的担负区域“火车头”“发动机”的作用。二是统筹考虑地方政府财力状况,有针对性地降低配套资金比例。建议在下达部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及贴息补助时,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发展需求和财力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比例,切实减轻区级财政负担。

  建议代表:薛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