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解决祁连县央隆乡供电问题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祁连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但央隆乡供电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祁连县央隆乡地处县境最西部,距县城208公里,原为海北州国营托勒牧场,2002年改制为央隆乡。全乡辖4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有人口940户2792人,是一个由藏、汉、回、蒙、撒拉等10个民族构成的纯牧业乡。央隆乡是目前海北州唯一未覆盖大电网的乡镇。2013年12月之前,该乡牧民生活用电仅靠乡境内的一座小型水电站供应(容量为520千瓦),一年内只在5月中旬到9月中旬向集镇区供应基本照明用电。2013年12月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中广核祁连3.087兆瓦离网电站投入使用,按设计可供集镇区271户586名牧民的生活用电(夏季供电24小时,冬季供电5小时)。由于该电站建成后未向地方移交,也没有运行维护的相关机制和经费,2017年1月17日,因锂电池集装箱充放电负荷过重,导致中央控制锂电池组烧毁,该光伏电站陷入瘫痪,无法供电。为保证全乡群众正常用电,县、乡有关部门积极与光伏电站建设单位衔接。2017年8月对该光伏电站进行了维修,但修复后供电时间只能为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半,不能实现昼夜不间断供电,且供电范围无法覆盖到集镇以外区域,严重影响了牧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同时,该光伏电站于2013年12月投入运行以来,目前已经使用4年,供电功能持续弱化,该电站锂电池机组使用寿命为5年,目前有六组蓄电池需要更换,初步估算费用为每组300万元,共需资金1800万元,每年的维护运营费用近200万元。即便光伏电恢复正常发电后,也只能勉强解决集镇区基本生活用电,无法实现全乡通电,不能保证医院、学校等的正常供电。这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极不相适应。而且央隆乡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两线合一”调查摸底,全乡四村均被确定为贫困村,根据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供电问题将影响到央隆乡整体脱贫和祁连县贫困县摘帽,甚至影响海北乃至全省扶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我们建议实施央隆乡大电网通电工程。

  建议代表:龙永胜 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