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解决国有农牧场学校、医院移交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字体:【 打印本页

  根据省委、省政府《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海北州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省三角城种羊场、门源马场社会事务主要是学校、医院移交地方管理工作,在前期深入调研、沟通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接受移交方案,并征求省有关部门意见批准实施。
  目前,门源种马场学校已签订移交协议,教育各项经费从2018年纳入门源县财政预算,核定教职工编制39名,在职58名,已录入系统。州编办下发了《关于设立门源种马场卫生院的批复》,明确种马场卫生院为该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整体已交接受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但在移交接受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和建议是:
  (一)编制核定问题。目前,羊场、马场共有教职工113名(三角城羊场学校54名,其中教师47名、临聘人员7名,门源马场学校教师52名、工勤人员7名))、医护人员21名(三角城羊场医院10名、门源马场职工医院11名)。根据省上要求,学校、医院所需编制在属地县中小学、医院已下达的编制总量中统筹调剂。但从具体情况看,学校教职工编制按照师生比例核定,两场的教职工无法全部移交,医院医护人员基本上全部无编制,移交后其身份较难核定,特别是医护人员身份因原属企业管理无明确界定,加之刚察、门源两县学校、医院均基本满编,只能编外运行。建议省上按现状下达人员编制,人员全部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范围,妥善安置有关人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二)财政保障问题。移交后,学校、医院的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需由县级财政支付,但由于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有限,保障难度大。建议移交后的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奖、精神文明奖等资金由省财政全额向门源、刚察两县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不低于改革前水平、不低于两县同等保障水平。同时,对维修、设备购置、设立的社区居委会运转经费予以专项补助,确保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争取就高不就低,且逐年有所增长。
  建议代表:  阿更登 晁世海 黄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