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提升“老旧散”楼院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补齐城市管理短板的建议

日期:2019-01-14
字体:【 打印本页

西宁团代表  孙辉

  目前,全市存在800多个“老旧散”楼院普遍存在设计缺位、配套不完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群众的反应较为集中,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下管网锈蚀老化,下水经常外溢,上水管跑冒滴漏较多,住户的总水表和分户表数额对不上,水费收取困难,且住户的水费与实施用量不符,分摊水费较多、居民反映强烈。
  二、电线老化。由于“老旧散”楼院电线大多裸露在外墙处、时间长,电线外皮风化,且有线路经常短路、打火,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由于“老旧散”楼院多为30年以上建筑,配套车位严重不足,小区的住户停车混乱,且矛盾越来越大,部分小区的消防通道经常停车,屡禁不止,给小区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一部分“老旧散”楼院虽已进行“穿衣戴帽”(棚户区改造),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改造后门禁、楼道内设施,由于缺少管护,损坏率逐年上升。还有一些楼院虽然“穿衣戴帽”,但没有改天然气,居民还用煤砖取暖,经常出现炉灰未燃尽,导致垃圾桶、垃圾斗着火现象,安全隐患较大。
  五、物业管理单位不愿接管,由于“老旧散”楼院都是相对收入较低人群,且长时没有缴纳物业费、停车费的意识。这几年物业的各项成本支出逐年增加,特别是人工成本越来越大。因此物业进驻后,实行市场化经营,必须要收取相应费用,才能收支平衡,保证正常运行。但往往物业进驻后收不上费用。
  建议:
  一、针对“老旧散”楼院认真调研分析,发现突出问题,先试点解决,再推广的模式,像解决棚户区改造一样,制定长短期解决方案。
  二、改造完成后交给诚信度较高的物业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三、前几年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给引进的物业公司补贴一定比例的费用兜底,加大宣传引导,使业主养成自觉缴费的意识,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
  四、根据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的要求,对“老旧散”楼院绿化、健身器材等应予以保证实施,同时由社区和物业公司引进垃圾分类模式,共同打造幸福西宁补齐城市管理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