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强健康养生产业推进健康促进的建议

日期:2019-01-14
字体:【 打印本页

  建议人:青海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主任  马宏
  一、案由
  随着全国及我省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和健康养生产业领域将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健康养生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旅游、体育、保险、文化、科技信息等诸多领域,多方面,是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已经被列入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探索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民族共荣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应该致力于高原养生产业发展,着力把西宁、贵德、海东等打造成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养生、休闲、度假理想目的地,推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二、案据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具有不同的高山地理、地貌和完整的高原生态系统,拥有众多的景点,气候宜人,适合体育锻炼和高原疗养。据研究证明,海拔2000至3000米的地方最有利于激发而难题的生理机能而又不至于造成低氧环境造成低氧损伤,高原低氧环境给健康带来的好处,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人体的低氧耐力。西宁附近的国家级多巴高原训练基地被称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制造金牌的工厂”,就是因为高原训练师低氧运动耐力大大提高,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利用高山气候加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延年益寿。二是高原气候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利用高山作气候治疗、康复等,同时,初步研究发现,高原低氧还有一定的“减肥效应”。三是高原环境还可以使人类生命周期延长。世界三大长寿区都在高原地区。青藏高原的长寿老人居全国第三位。这与高原发育延迟、性成熟期延缓及恶性肿瘤的地发病率有关。由于我省对青藏高原健康养生理念宣传不够,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紫外线辐射强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一直是游客的一块“心病”。同时,我省没有健康养生产业规划和资源整合,旅游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高原养生产业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
  三、建议
  一是抓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生态文明现行示范区建设,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考察论证、民主党派中央领导来青海调研等活动,经一部明析西宁、贵德、海东等地,打造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以西宁为中心的高原健康养生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规划、高规格配套与健康养生相关的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居住、商购、休闲娱乐、健康养生、高原运动训练等功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健康养生发展之路。
  二是抓好技术支撑。发展健康养生产业,人才和技术职称是关键,有关部门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吴天一、格日力等高原医学专家的作用,在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为青藏高原健康养生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人才技术保障。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食宿等条件的情况下,在西宁及周边县城、海东、贵德等地开展“高山疗养”、疾病治疗和“高原健康旅游”等活动。
  三是抓好项目带动。积极引入有实力、可持续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西宁高原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形成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支撑,企业共同参与的良好产业发展格局,把青海的健康养生产业培养成养生、休闲、文化与度假有机结合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幸福产业。
  四是以全新理念宣传青藏高原健康养生。把高原健康养生与大美青海宣传活动,与环湖赛、多巴高原训练基地、世界攀岩赛、黄河强度赛等知名体育赛事结合起来,以全新的国际视野宣传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养生生态旅游资源、宗教文化、人文景观资源,使西宁、贵德、海东成为厦都之后,世界知名的青藏高原健康养生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