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的动力在基层、潜力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大通、祁连、门源县在人大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进了人大工作和建设。
大通县人大工作亮点:一是强化代表培训。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基层人大代表到多巴训练基地和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进行履职培训,迈出了人大代表培训工作新步伐。二是健全各项制度。坚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代表联络组、委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三联系”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县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工作联系办法、联席会议制度、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办法、“一府两院”联系人大代表制度等,推动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拓展代表履职空间。按照“便于活动,就近编组”的原则,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划分为20个代表联络组,为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奠定组织基础。发挥代表监督作用,开展专项评议活动,推动政府有关工作。县人民政府邀请县人大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县人民法院开展“法院开放日”,邀请县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察院开放日”,向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情况。四是代表活动有声有色。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在县的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对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以“人大代表活动月”为载体,开展人大代表“议政日”活动;利用“人大代表直通车”,向“一府两院”反映民意;通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选民评议代表活动、营建“人大代表林”、开展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祁连县人大工作亮点:一是代表工作形式多样。县人大常委会把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编为46个活动小组,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了以“五个一”(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名留守儿童、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帮扶一名贫困户、写出一篇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为主要内容的人大“代表月”活动,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县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并健全完善县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发放代表履职登记册,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重视乡镇人大建设。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并将乡镇人大工作列入乡镇党政班子目标考核范围,与党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同奖罚。县人大常委会统一制定印发11项人大工作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工作职责,乡镇人大办公室工作职责,乡镇人大学习培训制度,乡镇人大代表视察制度,乡镇人大联系选民制度,乡镇人大接待和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乡镇人大督办人大代表批评、建议和意见制度,乡镇人大代表评议制度,乡镇人大代表述职制度,乡镇人大代表活动制度,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编印了祁连县乡镇人大工作制度汇编,有效促进了乡镇人大工作。三是完善联系群众的机制。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完善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五送五帮五推”(五送:送温暖、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送文化。五帮:创先争优,帮助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帮助开好一次解放思想促发展的讨论会;理清思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排查矛盾,帮助解决一些农牧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问题。五推:深入宣讲,推动政策落实;夯实基础,推动能力提升;营造和谐,推动社会稳定;加强服务,推动生产发展;锤炼干部,推动作风转变。)和“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常委会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扶贫帮困,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四是切实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县人大常委会重视人大信息编辑工作,编发《人大学习活页文选》、《人大代表素质能力修养百问百答》和《祁连人大》刊物,加大宣传力度,并在《祁连人大》开辟“乡镇人大”栏目,加强与乡镇人大的信息和工作交流,及时掌握乡镇人大工作动态。
门源县人大工作亮点:一是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县委把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并定期听取人大汇报;召开全县乡镇人大干部会议,从今年起将乡镇人大工作列入乡镇年度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常委会建立了领导分片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制度,经常参加乡镇人大开展的各项活动。二是人大各项工作得到创新发展。在立法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编制并认真组织实施五年立法规划,对自治条例和有关单行条例进行了集中“打包”清理。在监督工作中,先后对新农村建设、城镇外延拓展、全县教育布局调整等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视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对个别副县长和部分局长进行工作评议,有效促进了政府工作。在代表工作中,制定了代表小组活动办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乡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等6项制度,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支持和保障;不断优化代表履职条件,及时向县人大代表发放《青海人大》、《人大工作实务手册》、《县人大常委会公报》等刊物材料,进一步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建立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和代表小组活动制度,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重视信访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月”,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集中视察、开展一次代表向选民述职,开展一次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有效调动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四是自身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工作机构,设立五个工作室,依法明确职责,较好地适应了工作需要;县、乡人大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县、乡均按省上确定的标准足额拨付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保证了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
上述三县的人大工作各具特色,其丰富性、活跃性、实效性,堪为基层人大工作的范例。归结起来,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党委加强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大力支持,组织上不断完善,政策上持续扶助;二是人大依法履职,该做的积极去做,能做的努力做好,不断提高影响力和权威性;三是重视自身建设,“硬件”和“软件”一起抓,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三支队伍的素质能力明显增强;四是代表活动有效,抓组织、抓制度、抓载体,形式多、范围广、效果实;五是形成整体合力,政府提供保障,“两院”密切配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通力支持人大工作。
(作者单位: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