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青海代表团召开工作总结会。青海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充分肯定代表团工作,强调会议期间代表履职好、组织协调好、宣传报道好、服务保障好。会后,本刊特约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予波,了解代表团工作情况。
记者: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总结“十二五”、开启“十三五”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格外引人注目,引起强烈反响。请您简要谈谈青海代表团主要工作情况。
王予波: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总结“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本次会议在常规性六大报告之外,新增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慈善法草案,议程增加、议题重大、意义非凡。青海团认真贯彻大会指导思想,服从大会主席团和本团临时党组织领导,遵守大会纪律和有关规定,自觉树立良好会风,严格按照议程和日程参加会议活动,围绕会议议题认真审议,履行职权,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全国人大和青海省委的充分肯定。代表团主要完成了三项重大任务:
一是精心做好习总书记来团参加审议工作。今年青海团最大的喜事、最大的亮点,是习总书记到我们团参加审议,看望代表,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参加青海团的审议。青海团全体代表和工作人员倍感光荣、倍感温暖、倍感振奋,也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习总书记充分肯定青海工作富有成效,开创了新局面,展现了新气象,强调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代表们一致认为,习总书记亲临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是一次面对面的指导,饱含着对青海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讲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青海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大家一致表示,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迅速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在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民族地区发展三个方面体现“扎扎实实”的要求、“扎扎实实”的努力、“扎扎实实”的成效,着力推进“三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做好总书记来团参加审议工作,骆惠宁书记亲自牵头研究相关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每一位代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精心做好会前调研和发言准备,充分表达了青海各族人民对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厚感情,充分展现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的精神风貌。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和省委政研室的同志帮助做好具体工作。会议组织周密,会场气氛热烈,会议运行流畅,各方反响很好。10日下午,青海团召开全体会议,专题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安排省内深入学习贯彻。会上与会下,北京和青海,掀起了学习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三个扎扎实实推进”、奋力建设“三区”的新高潮。
二是全体代表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在历时11天半的时间里,我省代表参加各项会议和活动400余人次。其中,参加大会全体会议5次,代表团会议13次,大会表决器测试等3次,代表团向媒体开放1次。每一次会议,代表们严肃庄重,整齐参加;每一个活动,代表们不辞辛劳,尽心尽力;每一项议题,代表们认真审议,踊跃建言。虽然我们团小人少,但每位代表都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为民履职、为国建言,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意愿,展现了青海代表的精神。
三是认真为民代言。大会期间,我省代表向大会提交建议96件(其中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建议6件),通过大会简报提出意见建议150多条,内容涉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族团结、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各方面,建议质量不断提升,反映了全省人民关切,体现了改革发展要求,展示了代表使命担当。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工作,骆惠宁书记和郝鹏省长两次召集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听取代表建议准备情况汇报,对重点建议亲自阅批和审定。省委办公厅多次主持召开代表调研工作会议,确定主题,安排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摆到重要位置,穆东升副主任多次指导建议准备情况,部署开展工作,省人大办公厅和代工委积极组织协调落实有关工作。省“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及时为代表提供建议素材。根据大会议案建议工作要求,对代表联名提出的建议,反复与代表协商,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建议合省情顺民意。
记者:许多媒体评价青海代表团“小团发出了大声音”。在代表团工作总结会上,骆惠宁书记充分肯定代表团工作,对组织服务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又作为本团协调工作负责人,您觉得青海团之所以成效突出、反响良好,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王予波:这次青海团的工作之所以成效突出、反响良好,最重要的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提供了坚强保证。对于今年青海团工作和活动的组织领导,其重视程度之高、投入精力之多,是近年来所少有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省委主要领导牵头抓总,超前谋划。去年全国人代会闭幕时,骆惠宁书记就明确要求,相关部门早安排、早动手,之后多次听取汇报,紧抓重点环节,从代表视察到建议准备,从重点调研到重点发言,从参加大会到全团会议,从中央领导到团参加审议到媒体开放日,亲自研究部署。会议期间,惠宁书记主持召开两次党员会议和组织生活会,传达学习总书记在“两会”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紧扣大会议题动员部署,严明会风会纪,明确严实责任,完善严实措施,落实严实要求,保证会议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二是成立协调小组强化统筹、推动落实。组团伊始,专门成立3人协调小组,形成由省委秘书长牵头抓、省人大有关领导具体抓、各工作小组专门抓、相关方面共同抓的机制,这是青海团历史上的第一次,对于加大协调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运行效能,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作更加顺畅、高效。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从去年7月份就准备代表建议,组织代表开展调研,加强与“一府两院”有关部门的衔接,多次召集代表学习讨论。各小组认真制定和细化工作方案,列清单、定职责、明时限,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办。三是会内会外多方联动、全力保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及“两院”相互配合,发改、财政等部门紧密协作,各工作小组齐心协力,落实建议整理、会议发言、会议筹备和新闻报道等工作;加强与大会秘书处、全国人大和驻地的联系沟通,统筹安排代表及工作人员的吃、住、行、医等工作。这里我统计了几个数字,材料简报组共完成19次代表团会议记录,编发简报8期(比往年增加一期),整理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录音2篇,起草传达报告、工作总结、审议发言材料等20余篇,简报组的工作得到了大会秘书处的表扬。会务后勤组完成20次各类会议的会务服务,分发文件700余份,完成会场、食宿、车辆、证件制作等工作。议案建议组组织代表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做好代表联络和建议提交工作,收到并按照程序办理的信访件140多件。新闻宣传组联系42家媒体71名记者,发稿200余篇(条、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频道等主流媒体播出青海团“两会”报道70余条。安全保卫组、医疗保健组也很好地完成了职责任务。正是由于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总,协调小组统筹推进、着力落实,会内会外多方联动、全力保障,各服务小组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确保了各项工作运转通畅、卓有成效。
记者:这次青海代表团的工作让人印象深刻。总结青海团的工作,您觉得有哪些经验需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完善?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王予波:总结今年青海团的工作,有这样几条体会,主要是:领导重视是根本。把参加大会当作发出青海声音、展示青海形象的重要平台,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筹划、精细安排、精准指导;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领导全程参与、全力投入,以上率下、层层指导。履职尽责是基础。人大代表精神饱满,认真负责,依法履职,很好地发挥了代表主体作用。中央参选代表严格遵守会议要求,积极审议报告议案,给全团同志留下深刻印象。工作人员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各方面协调配合、运转流畅。多方联动是保证。全团上下、会场内外,无论是领导同志还是人大代表,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外围服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了会议成效最大化。抓早抓实是关键。坚持早部署早安排,细化方案分工,明确责任时限,以任务定岗位、以岗位定人员、以人员定职责,确保了人员不漏位、工作无漏洞、任务不漏项。这些经验,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坚持并不断完善。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代表履职和服务保障仍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比如代表发言的视野不够宽、站位不够高,观大局、议大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再比如,工作人员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可以考虑让省上有关综合部门的人员参与服务,为代表及时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科学的咨询和帮助。对此,要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记者:成绩值得称赞,经验弥足珍贵。代表团的工作圆满结束后,您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王予波: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好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我团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爱传递给青海各族人民,把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推动青海发展的生动实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确保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对这项工作省委将召开常委会专门安排部署。
记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多杰群增 赵宏强 李刚峰 李世玉)
强化组织协调 优化服务保障
日期:2016-05-04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