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传达学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

日期:2006-04-11
字体:【 打印本页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湘成在3月27日举行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传达了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并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讲了意见。

姚湘成副主任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起点上,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意志,审议和决定今后五年发展大计的重要会议。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审查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审议批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坚持“团结、奋进、民主、和谐”的方针,开得非常成功,对于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姚湘成副主任说,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在会议开始前分别召开了“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和各代表团召集人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人大工作和政协工作,以及开好“两会”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王兆国副委员长和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各代表团召集人会议上,就认真贯彻大会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党对大会的领导,共同树立良好的会风,扎实做好会议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的传达贯彻,进一步统一了与会人员的思想认识。同时,会议各项组织工作高效有序,会内会外新风扑面、充满生机,更增添了会议的庄严、和谐气氛。

姚湘成副主任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这次会议的特点:

(一)准备工作扎实。一是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各项报告,会前印发各地,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其中“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易其稿,吸纳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集中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二是代表们在会前围绕会议议题进行了视察和专题调研,积极准备提交会议的议案和建议。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会前组织全国人大代表集中学习有关文件,并初步审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二)会风进一步转变。一是各代表团领导同志不再参加会外活动,自始至终组织和参加代表团会议,认真审议纲要草案和各项报告。会议审议时充分发扬民主,多让基层代表发言,坚持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二是为了集中精力开好会议,中央率先垂范,决定今年“两会”期间不再安排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党派、各群众团体,一律不再邀请代表参加其他会议和活动。

(三)代表工作有新举措。一是大会秘书处提前一天将会议文件印发代表阅读审议,又将代表提交议案的截止时间比往年延长了12个小时,并在会议日程中首次专门安排半天时间按法律规定讨论和提出议案。二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到各代表团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并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修改,体现了对代表意见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一府两院”求真务实的作风。

(四)办会节约俭朴。一是会议租用宾馆减少,并处处精打细算。各会议室采用“阶梯式开关灯”办法,做到人到灯开、人走灯灭,降低了用电量。大会所需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大多是向有关设备公司租用的,节省了会议开支。会议制作的代表证、列席证等证件节省材料,缩小了三分之一。人民大会堂为代表们提供的铅笔笔杆是用废报纸做的,既节约了经费,又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表率。二是各代表团大多数省部级领导同志的住房由套房改住标准间,工作人员住房安排也作了较大的压缩,减少了会议经费。

(五)会议透明度增强。本次会议的开放程度创历年之最。一是与往年相比,大幅度增加广播电视媒体对会议的直播场次,大会全体会议和记者招待会都进行现场直播,增加向境外记者开放的会议场次,还设立了“两会”新闻中心网页,及时刊载“两会”最新公告和信息。二是除解放军代表团外,各代表团均开放团组活动,接受境内外记者现场听会并进行报道,展示了各地更加开放的胸襟和姿态。

姚湘成副主任说,这次大会的精神集中反映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代表审议意见和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中。“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制定出来的,通篇贯穿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今后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与以往的报告有所不同,在报告中主要讲年度工作,并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了简要说明。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来政府的主要工作,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明确提出了2006年的工作任务,并对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报告最后表达了“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步伐”的豪迈誓言,反映了全体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这次会议还彰显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地位,专门安排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吴邦国委员长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来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发挥代表作用,促进常委会工作规范化,加强立法、监督等工作的情况,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着重做好的三个方面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在总结工作、查找和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姚湘成副主任说,参加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审议“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各项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国计民生,同绘发展蓝图。代表们认为,规划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战略性、政策性、前瞻性,符合国情、顺乎民意,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总结去年工作客观实在、实事求是,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切实可行。代表们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并带头贯彻好“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各项报告精神,履行好代表职责,发挥好代表作用。

姚湘成副主任说,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十分关心青海的发展。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就加强政法工作,特别是基层政法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同志在我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讲了话。

姚湘成副主任说,我省2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会议,认真审查“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结合关系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团共提交书面建议94件,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扶贫工作、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工资改革等方面。代表们在审议过程中,还就人大、政府、“两院”有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119条意见和建议,以简报形式向大会反映,并同各代表团交流。我省代表提出的关于将黄河上游作为国家水电能源基地、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把柴达木列入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建议,为国务院所采纳,并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纲要草案修改时采纳的34条修改意见中有我省代表团提出的4条。会议期间,财政部、铁道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同志和其他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到我省代表团听取意见,回答问题,反馈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省首次开放代表团活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同志分别会见了新加坡、法国驻华大使,境内外媒体的记者旁听并报道了代表团审议情况,展示了青海对外开放的良好姿态,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姚湘成副主任指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结合我省实际,切实把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努力推进我省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学习文件,全面贯彻会议精神。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人大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组织学习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会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和决议,了解和把握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同时,要把学习贯彻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起来,与我省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加深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加深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人大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人大职责。要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进一步调整人大工作思路,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十一五”规划目标,更加贴近全省工作大局,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特别是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加强立法、监督等工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常委会组成人员每年要抽出时间,就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人大工作中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努力提高常委会议事决策水平。

  (三)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要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20号文件精神,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完善制度、增强实效两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服务工作,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和活动的参与,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认真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提高代表活动实效,充分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切实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特别是重点建议的督办工作,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通过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四)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学法、懂法,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会议制度,健全和落实立法、监督等工作制度,规范和加强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提高议事效率和工作水平。加强常委会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把常委会机关建设成为坚强的政治工作机关和常委会行使职权的集体参谋班子、集体服务班子,发挥各方面的整体合力作用,努力开创我省人大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