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大要闻

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等情况调研

日期:2025-09-16
字体:【 打印本页

为做好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相关工作,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9月11日至12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主任委员王新平带领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组成调研组赴西宁市、海东市就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等开展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青海零碳产业园海东红狮半导体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项目、海东市万牧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青藏高原牧牛产业园项目、海东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召开座谈会,听取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政府,西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广电局等单位有关情况的汇报,围绕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顺利收官、做好“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进行座谈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王新平指出,“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和挑战,西宁市、海东市上下聚力攻坚、主动应变,认真落实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两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总体平稳,进展顺利,符合预期。到年底还有3个多月时间,再采取措施对“十四五”规划当中一些指标、项目和任务再加力推进,开展“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工作,做好“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

王新平强调,“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制定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意义重大。各相关单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过程上要注重民主,吸纳各方意见建议,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战略上要明晰发展定位,立足省情定位,注重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向上要改善民生,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握“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编制出一份具有“民生温度”的“十五五”规划纲要。

王新平建议,“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过程当中,一要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十五五”时期相较以往的五年规划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站位全局、找准方位、突出重点、拓展优势,实现突破发展。二要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全面和重点、需要和可能,锚定2035年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实事求是测算提出各项目标指标,尽量减少中期调整,不断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创新性,强化规划编制的计划性、系统性。三要做好统筹谋划。要处理好与国家和省上《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指标体系的协调衔接,确保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提升规划编制的战略性、前瞻性。四要做实发展支撑。结合国家所需和地方所能,深度谋划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要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为“十五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

(供图:财经委经济监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