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大要闻

桑杰副主任赴贵德县调研旅游工作

日期:2012-03-08
字体:【 打印本页

        贵德是我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两圈一带一线”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贵德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凭借贵德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带着这些问题,2月下旬和3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桑杰轻车简从,先后两次赴贵德,就该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桑杰副主任深入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分别听取了贵德县党政主要领导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和湟贵公路工程项目办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和县上的同志们就进一步加快贵德旅游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桑杰副主任说,在省州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关心和精心指导下,贵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看到贵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贵德县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我十分欣慰。 贵德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贵德县立足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建设全省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按照“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高品位建设、强力推进”的要求,突出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旅游品牌,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同时,旅游业发展中思想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等问题也依然存在,制约了贵德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桑杰副主任指出,新形势下推进贵德旅游业发展,一要立足优势,找准旅游发展定位。贵德位于黄河岸边,距离省会西宁仅104公里(在建湟贵公路全线通车后缩短为84公里)。从环湖地区经济、地域环境的区域分工来看,缺少一个景观秀丽、适于休闲度假、容量较大且近距离的区域,作为城市人群工作压力缓冲带。贵德县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作为休闲、游览、健身、沐浴的度假地,再也合适不过。贵德旅游要发展,必须要立足资源禀赋特色,借助区位优势,开发由高原养身、高原养心向高原养神过渡的高原养生旅游品牌,将贵德打造成历史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生态保护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旅游设施完备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的全省旅游集散地、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树立贵德旅游业的大品牌。二要增强信心,树立发展大旅游意识。转变观念,摒弃小打小闹,按照现代旅游发展的观念,要把整个贵德县作为更大的旅游产品进行整体形象设计与包装,让贵德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历史遗迹与实体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融为一体,精心打造,强势宣传,努力经营。要把发展旅游业和发展其它产业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游牧文化体验区、丹霞文化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黄河文化体验区,促进贵德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三要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打破区域界线,主动融入区域性旅游产业链,进行开放式旅游资源整合,在加强区域合作中为贵德旅游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推出部分相对成熟的旅游景点,加入客源相对较好的旅游线路,以此推介贵德旅游资源,扩大旅游市场,壮大旅游经济。四要加快旅游要件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着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上档次的旅游项目,并抓好现有旅游景区品质的升级,提高旅游景点的整体水平。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满足游客的需要,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五要提升文化内涵,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要大力挖掘黄河奇石、丹霞地貌等文化内涵,打造民间布贴画、藏绣、“尚尤则柔”、社火、灯会、 民歌、曲艺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为主的特色文化品牌。要深入挖掘彰显“以德为贵”的“德”文化,展示贵德“德”文化品牌,赋予旅游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推动贵德旅游业向多领域、深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