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主题教育】
杨逢春带队赴西宁市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人大代表工作

日期:2023-05-26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252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逢春带队赴西宁市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重点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人大代表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省人大民侨外委主任委员于明臻、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多杰群增参加调研。

在实地走访调研东关清真大寺、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与当地人大代表互动交流后,杨逢春指出,西宁市作为省会,首位度高,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最为集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意义重大、关乎全局。近年来,西宁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次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成效显著。杨逢春强调,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新形势下党的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突出团结和稳定,全面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形有感有效地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具体工作实践,在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构建相互嵌入团结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想办法,为更好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赋能聚力。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强化涉民族立法保障作用,寓支持于监督中,依法务实开展人大民族工作监督,以法治力量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创建工作提档升级,不断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调研组深入城东区乐家湾镇、城中区仓门街街道、城西区兴海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活动室,通过听取现场讲解、座谈交流、翻阅代表履职台账等方式,详细了解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布局功能、规章制度、活动开展等情况,并就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两室一平台”“四提四品”行动、代表履职管理监督等重点工作与当地人大代表进行了探讨。杨逢春指出,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活力在代表。要不断拓宽代表工作思路,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完善代表工作制度,始终把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要深入开展“四提四品”行动,充分发挥“两室一平台”的代表履职阵地作用,探索“线上+线下”代表履职模式,拓宽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意见的渠道,使代表全天候地同群众保持联系。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两室”与基层党建、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场所融合建设,“一平台”与社会治理、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平台有机衔接,构建“网格化”社会基层治理服务圈,为代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夯实基础,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五级代表进两室、联系群众办实事”工作走深走实走心。要加强代表履职管理监督,认真做好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履职登记、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工作,让代表心中有责任、身上有任务、肩上有担子。

(供图:民侨外委办公室、人代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