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

日期:2009-11-18
字体:【 打印本页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和基础,是人大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在新形势下,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做好代表工作,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积极探索。近年来,平安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抓好“三个落实”,保障人大代表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抓好组织落实,保证代表活动有序进行。明确了由一名常委会副主任,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一名常委会专职委员具体落实代表工作,并把代表工作作为常委会的基础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本着就地就近便于组织的原则,按乡镇或邻近单位,将县人大代表编为15个代表活动小组,对活动的内容、次数、形式等提出具体要求,并让有一定威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代表担任活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代表活动的有关事宜,以便保证代表活动的有序进行。二是抓好学习落实,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年初安排工作时,要求各代表小组制订出学习计划,除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外,加强对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加强对代表的培训,促进代表整体素质的提高。每年人代会期间,专门安排时间,举办人大知识讲座,由一名副主任向人大代表讲解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地位、作用,人代会期间如何审议工作报告,如何向人代会提议案、建议、意见,闭会后如何履行代表职务、联系选民,以及代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适时组织代表采取专题学习、以会代训、鼓励自学、编发简报,印发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资料等方法,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代表进一步明确人大性质、地位、作用和代表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增强了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抓好制度落实,促进代表履行职责。常委会先后制定修改了《联系(省、县)人大代表暂行办法》、《关于本届内代表工作安排意见》、《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规定》等制度,落实了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点制度,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和人代会前代表深入选民征集意见、建议等制度,坚持和改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领导走访代表月活动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确立,使代表工作进一步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发挥代表“三个作用”,积极开展代表工作。常委会紧紧围绕人大代表的“参与决策、监督协助、桥梁纽带”三方面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着重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代表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每年初,常委会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代表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拟定出具体的活动计划。在具体活动中,始终坚持“抓大事、议大事、求实效”的原则,一是紧紧围绕全县的重大经济活动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组织代表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调查与视察,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常委会进行审议,适时作出决议、决定,使代表能够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建议;二是紧紧抓住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活动。组织代表重点对县城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并监督和协助政府加以解决,使代表联系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发挥;三是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近年来,先后组织省、县人大代表对城市规划法、行政许可法、义务教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经常委会会议审议,提出具体的审议意见及整改措施,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整改,推进了“一府两院”工作。
    2、建立代表走访月活动制度,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开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领导走访代表月活动,目的就是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意识,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减少工作失误,自觉接受代表的监督。近年来,常委会始终坚持和改进走访代表活动制度,决定每年10月份为领导干部走访人大代表活动月。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做好走访前的准备工作,由常委会和“一府两院”主要领导进行协调,在思想上取得共识,工作上统筹安排,并委托乡镇人大主席做好协助工作,组织本区域内的县人大代表提前深入选区搜集选民反映的热、难点问题。第二阶段组织领导干部走访人大代表,要求每个领导原则上以本人原选区为走访区,在规定限定的时间内至少走访3名人大代表,走访时向代表通报全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情况,征求代表意见和建议,并登记填表报常委会办公室。第三阶段汇集整理走访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召开代表建议、意见交办会,搞好督办工作。通过走访代表活动,宽领域、多层次地的征求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了“一府两院”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认真办理好代表建议意见,不断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常委会在总结以往办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规定和完善了代表建议、意见办理的制度,对原有《关于办理人民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规定》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使办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注重办理实效和创新办理方式,在具体办理中,要求办理部门本着急事急办、大事重点办、难事协同办的原则,加大办理力度。对代表建议中反映的一些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的建议,及时督促有关承办单位着手办理;对事关全局的建议以及每年代表重复提出的一些建议,要求由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县政府直接办理;涉及几个单位的建议,要求由主管领导牵头其他单位联合承办。三是讲究督办方式,加强督办力度。常委会对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意见的情况,在向全县通报的基础上实行“排查”“复查”“重办”等制度。一是实行排查制度。对作文字游戏、不注重实效、用“已引起高度重视”、“视财力而定”等笼统的话应付代表的答复件,向代表承诺办理而最后没有办理的答复件,常委会发“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督办单”,发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二是实行复查制度。年终,专门召开会议听取办理代表建议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征求代表意见,代表不满意的,要求重新办理,对两次办理仍不满意的,常委会向承办单位提出质询。三是选择一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意见,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工负责重点督办,提高办理实效。
    二、几点体会
    我们在代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代表工作,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综合素质是促进代表联系群众的根本。代表联系群众是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应以贯彻执行代表法为核心,以代表履行职务为根本,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使之认识到不联系群众就犹如孤军作战,孤立无援。
    (二)深入基层是搞好代表联系群众的关键。代表联系群众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流于形式。代表应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反映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灵活多样的方式是加强代表联系群众的纽带。代表联系群众不能拘泥于生硬的模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可以与他们谈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使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与他们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尽力帮助解决。与他们齐心,引导他们共同开展“访民情”、“解民意”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美德,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为建设美好的明天献计献策。
    (四)优良的服务是做好代表联系群众的基础。代表在开展活动中,常委会除加以指导外,应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如:经常与代表所在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为代表活动提供方便和支持;关心代表的工作和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使代表无后顾之忧,提高代表参政议政和履行代表职责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