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踏实干事、勤劳干事、廉洁干事”开展交流研讨,既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时代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员。
深刻领会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的政治内涵。所谓“特殊论”,是某些干部片面强调部门职能、岗位职权的特殊性,将“例外”凌驾于纪律规矩之上;而“补偿心理”则是以“工作辛苦”“过去付出”为由,滋生享乐主义、特权思想。本质上都是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弱化的表现,与党中央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破除。省委深入整治违规吃喝,态度鲜明、坚决有力,就是要刹住违规吃喝歪风等,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无小事,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纠治顽疾。
持续推动作风转变,促进人大环资工作提质增效。破除“特殊论”,关键在“破心”;抵制“补偿心理”,核心在“立行”。坚持“踏实干事”,筑牢生态法治屏障。近年来,我省生态环保领域立法步伐加快、比重上升、作用明显,现行有效生态环保法规106件,超地方性法规总数1/3。我们将持续健全完善我省地方生态领域立法,构建起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坚持“勤劳干事”,提升依法履职效能。近年来,连续开展生态领域执法检查10余次,占同期执法检查的45%,充分彰显了人大力量和法治力量。我们将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的执行落实,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坚持“廉洁干事”,守好廉洁纪律底线。廉洁自律、干净干事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我们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干事不越线、干净有担当”的政治生态。
进一步增强实践性,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行稳致远。学习教育要与正在做的工作贯通起来,进一步增强实践性,推动人大环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立法工作方面。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快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条例等立法进程,为依法加强推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法治支撑。监督工作方面。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全省物业管理工作情况,推动政府各项法定职责落实落细。代表工作方面。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组织好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