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年来省内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我深刻认识到,“特殊论”和“补偿心理”源于对权力本质认知的偏差。无视了党员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正确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权力观问题。“特殊论”和“补偿心理”深藏思想暗礁潜移默化影响行为。有的干部自恃“高原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降低自我要求、放松工作标准,将“躺平”“侧卧”挂在嘴边,归根结底还是党性锤炼不足、理想信念滑坡、初心使命背离,最终弃守了思想阵线、解绑了自我约束。“特殊论”和“补偿心理”严重威胁着全省政治生态与事业发展。有的干部滋生特权思想,脱离群众之外,凌驾组织之上;有的视履职为“投资”,不惜利用违法手段“收回成本、赚取收益”。归根结底还是妄自尊大、目无法纪,既破坏了公平正义,也损害了营商环境,动摇了全省事业发展的根基。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奋力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决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充分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带头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深刻领悟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殊党员,才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优良的作风护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行稳致远。一要踏实干事,做脚踏实地的“老黄牛”。必须克服精神懈怠、拒绝躺平摆烂、防止得过且过,紧密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谋划立法项目,力戒浮躁之气,摒弃速成思想,涵养稳扎稳打的定力,保持久久为功的心态,强化特色精细立法的理念,找准“小切口”,打好“组合拳”,确保每一部法规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勤劳干事,做攻坚克难的“拓荒牛”。努力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心智、增强党性,提升能力、锤炼作风,始终保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干事激情。学深悟透宪法法律精神,夯实知识储备,深化省情认识,恪守极端负责、严谨细致的立法态度,践行一线调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充分民主、开门立法的实践经验,以勤勉尽责维护良法善治。三要廉洁干事,做两袖清风的“孺子牛”。严守“纪与法”的底线,划清“公与私”的界限,把握“权与责”的边线,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好遵规守纪的带头人,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理解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督促分管领域党员干部在思想根源上把好关口,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