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丽(右一)参加“自然日联合公益活动”。摄影汪春风
2010年,一座现代化的藏文化馆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今湟中区)莲花湖畔落成;2014年,青海塔尔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16年更名为青海香巴林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巴林卡公司”)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香巴林卡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青海省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文化旅游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一位优秀的女企业家息息相关,她就是香巴林卡公司董事长、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杨忠丽。
杨忠丽,生于青海,长于青海,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四川、海口等地做过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干过证券交易、从事过金融行业,可她最终选择回到青海、选择文化旅游产业,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催生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累累硕果。
选择:成为一名“文旅工作者”
香巴林卡公司成立后,先后完成塔尔寺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塔尔寺广场建设、开发塔尔寺旅游商业步行街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不仅对湟中区发展文化旅游起到了良好的拉动效应,而且使香巴林卡公司确立了以投资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杨忠丽说:“2005年时,青海藏文化馆项目被列入青海省‘十一五’规划。因为我非常喜欢青海文化,所以对项目的前期策划有所了解,也在积极参与。”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杨忠丽离开金融行业,加入并成为香巴林卡公司负责人。
“青海藏文化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藏文化馆的定位、项目的资金问题、承建单位问题等都使得这个项目历经波折,当时在项目推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亏了杨总的到来,才使得这个项目能够顺利建设。”青海藏文化馆馆长易志刚回忆时说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藏文化馆的建设过程充满坎坷,但杨忠丽期望着在“大美青海”的广阔天地展翅翱翔。
在藏文化馆收集藏品的过程中,杨忠丽也被感动了无数次,“有一位藏族老太太,将家里祖传的一条腰带无偿地捐献给馆里、还有人将家中的‘大牛头’也是无偿地捐给馆里”,她说,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这些物品在市场上价格都不低,可捐赠人认为将它们卖掉没有什么意义,放在藏文化馆才能体现出这些物品的价值。
这些点点滴滴更加让杨忠丽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成为一名“大美青海”文旅行业的参与者,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文化也成为她毕生追求的目标。
坚守:成为一名“文化传播者”
2012年,青海藏文化馆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同年,塔尔寺大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海藏文化馆和塔尔寺共同成为塔尔寺大景区的核心景点。
同年,在国家民委和青海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旅发委、民宗委以及湟中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青海藏文化馆被指定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青海藏文化研究基地”,成为青海省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名片。
“藏文化馆的开馆运行只是起点,但也给了我很多的信心,我想打造一个‘香巴林卡·高原康养小镇’,这个小镇是以青海藏文馆为文化基点,以河湟文化为核心,以高原康养为特色,以‘香巴林卡’为统一品牌的”,杨忠丽介绍香巴林卡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说道。
为此,香巴林卡公司先后投资建设的项目有:香巴林卡文化主题酒店、香巴林卡高原户外营地暨国家青少年高原户外活动基地、香巴林卡演艺中心、香巴林卡影城、香巴林卡·宗喀驿商街等。2017年,随着香巴林卡·宗喀驿商街正式投入运营,“香巴林卡·高原康养小镇”已初具雏形。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香巴林卡公司已逐渐成长为青海省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是西宁市首批10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除了带领着企业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杨忠丽还积极支持各类活动,如“香巴林卡杯”莲花湖铁人(骑、跑)两项赛、“香巴林卡杯”自行车越野赛、“香巴林卡杯”青海省健身健美大赛等,如今“香巴林卡杯”莲花湖铁人(骑、跑)两项赛已经是第八届了。
2020年10月24日,“自然日联合公益活动”在西宁市湟中区莲花湖畔的香巴林卡开展,此项活动是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阿里巴巴公益、香巴林卡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等联合发起的,致力于唤醒社会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生态环境好了,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莲花湖游玩,也就会了解这周边的传说和故事,从而带动香巴林卡的发展”,杨忠丽说自己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此类公益活动,积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使命:成为一名“文化代言人”
作为两届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杨忠丽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文旅耕耘者的本色,提出的代表建议也都与促进青海文旅产业发展有关。
关于制定出台青海藏文化馆等民营博物馆免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政策的建议、关于政府持续加大5A级景区基础设施投入的建议等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给予了答复。
在2020年初的人代会上,杨忠丽从青海省文旅产业发展中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不力、销售渠道不畅的实际出发,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文化产业专题询问中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等要求,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在重点景区由政府主导搭建青海文创产品开发销售平台》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
经过常委会有关领导的认真督办,省文旅厅等部门扎实办理,年内已及时制定有关方案,计划安排专项资金打造青海特色文创产品聚集展示销售平台,推进民族文化优势资源的开发工作。
谈及履职感受,杨忠丽坦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提出的代表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推动了青海文化旅游的发展。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将牢记肩负的使命,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多注重调研,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百姓的所想所盼,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杨忠丽说,虽然现在“大美青海”的热度越来越高,但青海省在旅游产业方面仍存在基础设施普遍较差、游客体验不高、文旅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差等问题,综合提升青海省的旅游品质是她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将要思考的问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杨忠丽将始终如一地在文旅产业上耕耘着、探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