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代表工作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定位的过程
——记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沙沨

○李雅静

日期:2022-04-01
字体:【 打印本页

沙沨参加全国两会

沙沨前往西宁市社会福利院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城西区检察院供图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定位的过程。”采访时,沙沨说自己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从此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中,她也一直实践着这句话,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自己不断重新定位以适应新的身份和新的工作要求,一路走来,沙沨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

沙沨,从事检察工作26年,书记员、检察官、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她一步一步成长着:“第三届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是她辛勤工作的见证。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她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尽心尽责,履职为民。


检察官: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


1995年进入检察机关工作后,凭着对公诉事业的热爱,沙沨一头埋在案子里,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牢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创造了经办案件均无错案的优秀业绩。

2003年,青海省西宁市发生了一起以马某为首的26名被告人涉及故意伤害、抢劫、强奸、非法持枪等多个罪名的重大刑事案件,是青海省第一起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案件,当案卷材料交到沙沨手中的时候,距离审查期限只剩一个月时间,面对厚厚的十余本案卷,沙沨加班加点,逐一提审被告人,到案发现场做实地调查,与侦查人员沟通、询问,制作了近百页的审查报告,对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然于胸,法庭上,她和同事一起出色完成了两名公诉人与18名辩护人的较量。清晰的法理阐释、严谨的法庭指控让26名被告人当庭低头,认罪服判。该案已成为我省公诉工作的典型示范案例。

面对案件沙沨公正执法、刚正不阿,面对金钱贿赂和恐吓威胁沙沨无私无畏、清正廉洁,而面对未成年当事人及一些困难家属时沙沨又总是慷慨解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11年,沙沨办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父子二人在同一起案件中均被伤害致死,只留下婆媳二人和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为遗腹子),因被告人毫无赔偿能力,她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婆媳二人多次到她的办公室诉说生活困难,“每次她们来找我,我都会给她们一点钱解决眼前的困难,有一回,她们居然把孩子放在我的办公室就走了”,说起这件事情沙沨哭笑不得,但她仍然尽力帮助她们,去社区跑低保、跑廉租房、协调免费幼儿园、支付医药费,后来,沙沨又主动和相关部门联系,为她们申请到了刑事被害人救助款2万元,近4年的时间里,在沙沨的帮助下,这家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为民发声


同许多代表一样,沙沨在得知自己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觉得荣誉中有责任、高兴中有压力、欣喜中有迷茫。”“代表要怎么当呢?”“怎么才能当好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呢?”沙沨回忆自己当初的感受时说道。

2018年2月,沙沨第一次参加由省人大组织的集中视察,她和其他代表实地视察了西宁市、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情况、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等,“我们到建好的地下管廊里走了走,那会也就建了100多米,觉得自己大开眼界,感到太振奋了,地下管廊的建设将是一件造福人民的百年工程”,说起这次视察沙沨还记忆犹新,“同时,我还有一丝愧疚,以前一直专注于检察工作,对其余领域的事情了解不多,但实际上青海的诸多方面也都在快速发展着”,也是从这次视察开始,沙沨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等工作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在履职过程中,通过代表集中视察、实地调研、与基层人大代表交流座谈等方式,沙沨慢慢对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自己的感受,也知道如何提出代表建议,这几年,沙沨提出的建议有为偏远落后地区培养和引进法律优秀人才特别是双语诉讼人才,以解决法律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问题、公安机关交通警察警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公益诉讼的专门立法等,“人大代表就是要为民代言,更好推动社会发展,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沙沨如是说道。

因工作的关系沙沨一直是一个较理性的人,然而在全国人代会上她却有两次落泪时刻,第一次是2018年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宪法宣誓时,沙沨站在离总书记很近的地方,“当时的感觉很难形容,看着总书记的背影,想着一个有14亿人口大国的重担就压在这一个人的身上,真是不容易,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现在回忆起来沙沨仍然十分感慨。第二次就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扎西多杰在发言结束时用藏语说了一句“才让洛嘉”,这简单的四个字再一次让沙沨热泪盈眶,“别人可能没听懂,因为我经常去玉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祝您长命百岁,我想是玉树地区的藏族百姓发自内心的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更是表达了青海百姓对党中央、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沙沨说这也是她想对总书记说的话。两次落泪饱含着沙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情,也体现出她心怀“国之大者”。


检察长:打造一支检察铁军


2019年3月,沙沨任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基层检察长的自我定位必然就与普通办案人员、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有所不同,需要从全院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前对检察院的综合业务不了解,但现在对财务、人事等工作也都基本掌握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沙沨快速适应了角色转变。

谈及自身变化,沙沨强调说:“人大代表的身份带给我不仅仅是荣誉和责任,更多的是从这些经历中获得了成长和提高,政治站位、思维方式较以往有了质的改变,在城西区检察院院长的岗位上,体会尤为明显。”例如,以前办理扫黑除恶相关案件时,沙沨说自己是“站在案子看案子”,考虑的是如何根据法律的规定办好具体案件,而现在是“跳出案子看案子”,思考的不仅仅是案件,还有在整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意义在哪?要达成怎样的社会效果?

现在的沙沨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在工作岗位上,她也积极践行着,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坚定、能力过硬的检察队伍是她今后工作的重点。

“新时代,检察机关也肩负着新的使命,检察工作想要做的好、做的佳,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必须要有一支干劲十足的检察铁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等工作都是必做不可的,沙沨心中早已有了规划,也都在一步一步实施当中。

沙沨是这样要求下属的,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带头学习,主动担当,在她的带领下,城西区检察院出现了“传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干警们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有侠骨亦有柔情,不论是作为检察工作者还是人大代表,沙沨始终如一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朝朝暮暮,初心不改,挂帅前行的路上,沙沨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