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进乡村” 所提八类建议落地见效

日期:2019-05-13
字体:【 打印本页

  青人宣

  “人大代表进乡村”是省人大常委会丰富代表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创新探索。2018年,省人大农牧委组织部分委员和农牧专业代表小组成员走进刚察、湟源县农村牧区视察调研,就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八大类53条意见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充分肯定了活动开展情况,指出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既体现了人大代表高度的责任心,也体现了政府部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强调为推进新青海建设,责任心和自觉性都必不可少,要求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落实情况,确保落地落实。目前,10条建议已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和打算,39条建议已在今年的工作中作了安排部署并已取得初步进展。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关于“要优先做好以县为单位的村庄布局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等建议,在2019年省委1号文件中有所体现,今年初的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就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出了安排,县域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正在同步推进。

  补齐短板,提升农牧特色产业发展。关于“补齐冷链物流体系短板”的建议,省政府在2019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特色温控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省商务厅大力支持29个县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打造冷链物流综合示范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省农业农村厅重点推进牦牛青稞产业振兴、建设农牧业可追溯体系、培育提升农牧品牌、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产业化联合体。

  重点扶持,助力农牧民脱贫致富。省财政厅创新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资金使用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省农业农村厅加大对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加快培养现代青年农牧场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省人社厅持续推进农牧民、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就业扶贫等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创业致富。

  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产业项目。省人社厅持续推进“互联网+就业”项目建设,加快提升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服务能力。省农业农村厅落实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抓好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建设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优质青稞繁育基地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省科技厅以“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为重点,切实发挥科技对农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农牧民增收的支撑引领作用。省气象局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需求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完成贫困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省生态环境厅做好小型垃圾高温热解处理技术试点,为在全省推广奠定基础,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全面覆盖,启动全域无垃圾省创建。2019年省委1号文件和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启动全域无垃圾省创建行动,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实现全域无垃圾,探索建立省级奖补、县级兜底、农牧民适当缴费的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省生态环境厅将重点抓好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省住建厅提出了《关于推进全省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从积极推动源头分类减量、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创建等六个方面推进长效机制建立,并已先行在果洛州开展全域无垃圾试点创建行动,协调落实创建资金7000万元。

  用足政策,发挥农村土地制度优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意见》,全面落实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成果;强化设施农用地管理,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村后续发展用地问题;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筹措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对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坚持先存量、再流量、后增量。省林草局继续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在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超前谋划,加强相对贫困人口扶持。省扶贫开发局着手研究相关政策,2019年主要考虑结合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将部分贫困边缘人口及时纳入扶持范围;通过发展扶贫产业,解决更多就业岗位,帮助贫困边缘人口增收;在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有贫困人口非贫困村每村投入100万元,主要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促进贫困边缘人口增收;计划在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每村开发5-10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边缘人口;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保障和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非贫困户目前已经在享受脱贫攻坚带来的政策福利。

  形成合力,加大涉农项目工作力度。省发展改革委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生态保护和修复、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等投入力度,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工作以及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省财政厅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振兴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规范和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省农业农村厅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投资建设,做好大宗油料生产基地、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藏区专项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千万户改厕、高标准农田等项目争取落实工作。省水利厅已争取到并下达各贫困县中央投资6.48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省交通运输厅将惠民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